


丝路教育
咨询热线:025-68590001
理想中的装配式建筑可以概括为“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要做到这一点,建筑行业最好可以推动实现纵向一体化,开展工程总承包,也就是由一家企业出面组织设计、生产、施工和装修等所有工程相关工作。
中山大学校园里有个叫马丁堂的三层小楼,这座始建于1905年的小楼不仅是这所大学中最古老的建筑,还是中国最早的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建筑。1912年,正是在这座建筑前,孙中山先生做了著名演讲《非学问无以建设》,他鼓励青年学生立志做大事,努力做学问。
几乎和孙中山先生发出“人类进化,非相匡相互,无以自存”的进步道德观同时,建筑的变化也发生了。1912年,广东军政府工务部首次以法规的形式要求,所有商业建筑必须以骑楼形式出现。作为一种典型的外廊式建筑,骑楼改变了砖墙的承重方式,那些为了摊薄高额地价而寻求向高度发展的商业建筑随之迅速转向钢筋混凝土结构,因为只有这种结构才能保证他们将底层商业空间从承重墙中解放出来,同时又将更多楼层的建筑外观变成现实。
从那时开始,中国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开始不断改变建筑业的格局。尽管期间出现过战乱、经历过低谷,但这些都没有阻碍钢筋混凝土建筑成为中国建筑中的主流。它的太多特性都适用于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例如,它可以让建筑更高、更酷、更综合、也更有多样性。
1、概念设计
对于预制建筑的概念设计应该得到充分重视。由于其直接影响建筑的整体效益和质量,因此应在概念设计时充分了解项目的定位,产业政策定位及外部条件。
(1) 注重建筑设计方案的概念设计,控制建筑的高宽比。比现浇结构的控制稍严。
(2) 根据现场土质情况,采取合理适宜的地基方案,加强地下室结构的刚度和整体性,适当提高基础结构的整体性和刚度,尽量避免结构产生不均匀沉降。
(3) 重视无侧支墙体的稳定性验算及加强相应的技术措施。
(4) 因结构底部加强部位属于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部位,为提高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底部加强区一般采用全现浇结构。
(5) 严格控制剪力墙肢的轴压比和剪压比,避免墙肢出现拉应力,加强屋面结构的整体性,屋面宜采用现浇混凝土梁板。
2、结构计算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的计算分析方法与现浇剪力墙结构相同,墙采用墙元模拟,预制墙板之间采用整体式拼缝,预制墙板和拼缝作为同一墙肢建模。梁采用叠合梁,板采用叠合板,结构内力与位移计算考虑叠合板对梁刚度的增大作用,中梁刚度增大系数和边梁刚度增大系数可以按实际情况确定,比现浇结构略小。
3、预制墙板设计
预制墙板在工厂生产其强度可靠度不低于现浇剪力墙结构,所以预制墙板四周连接面的形态与现浇拼缝的质量直接决定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在设计中,预制墙板水平接合面采用粗糙面,竖向接合面做成键槽,键槽长度方向垂直于主剪力方向。
4、墙板间的连接设计
预制墙板间的连接设计是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设计的重要内容,包括预制墙板水平缝连接与竖向缝连接。预制墙板间钢筋的连接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套筒灌浆连接;二是约束浆锚搭接连接;三是波纹管浆锚搭接连接。第一种是钢筋直接连接,第二、三种是钢筋间接连接。
由于存在后浇拼缝,使结构整体刚度有所削弱,在地震作用和风荷载作用下的实际位移略大于现浇结构。若预制墙板间采取可靠的连接方式后,可具备等同现浇剪力墙结构的受力性能和承载力。
5、叠合梁、叠合板设计
预制墙板洞口上方的预制连梁应与水平现浇带形成叠合连梁。预制连梁的箍筋应伸出其上表面,水平现浇带的纵筋应穿在箍筋内。如预制墙板为倒L形,预制连梁一端宜设置现浇边缘构件,连梁纵筋应锚固在现浇边缘构件内,连梁端部应做成粗糙面或者设置键槽。
叠合板按同厚度的现浇板进行计算。叠合板跨度较大时,楼板内力和挠度应考虑预制板拼缝的影响进行调整,并根据计算结果设置抗剪钢筋,楼板采用钢筋桁架板。
1.施工安装前技术准备;
2.施工安装前人员准备;
3.进场预制构件检验与存放;
4.场内水平运输设备;
5.垂直起重设备及用具;
6.竖向预制构件的现场施工;
7.水平预制构件的现场施工;
8.预制构件施工连接方法;
9.预制构件链接件使用方法及优缺点;
10.装配式住宅/公用建筑项目案例;
11.某装配式建筑施工安装全流程详解;
12.装配式建筑相关规范标准解读(国家标准);
13.工程项目生产进度控制管理;
14.装配式建筑生产组织管理;
15.施工劳动力管理;
16.设备运行管理;
17.安全管理;
全国所有校区课程0元试听